便秘
【概述】
便秘是指由于大腸傳導失常,導致大便秘結、排便周期延長,或周期不長但糞質(zhì)干結、排出艱難,或糞質(zhì)不硬,雖頻有便意但排便不暢的病證。本病相當于西醫(yī)學中的功能性便秘、腸道激惹綜合征引起的便秘等。
【臨床表現(xiàn)】
排便次數(shù)減少,每周少于3次;排便周期不長,但糞質(zhì)干結,排出艱難;糞質(zhì)不硬,雖頻有便意,但排便不暢。
【病因】
飲食不節(jié),情志失調(diào),感受外邪,年老體衰,腸道傳導失常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天樞、神闕、大腸俞、足三里、上巨虛。
配穴:胃俞、長強、下巨虛。
【操作方法】
①蘄艾條溫和灸:2~3穴/次,45~60分鐘/穴,1~2次/日。
②蘄艾炷無瘢痕灸:2~3穴/次,7~9壯/穴,1~2次/日。
③蘄艾炷隔姜灸:2~3穴/次,7~9壯/穴,1~2次/日,適用于冷秘。
④蘄艾炷隔蒜灸:2~3穴/次,7~9壯/穴,1~2次/日,適用于熱秘。
⑤神闕穴蘄艾炷隔鹽灸:7~9壯/次,1~2次/日。
⑦蘄艾器具灸:2~3穴/次,45~60分鐘/穴,1~2次/日。
【預防調(diào)護】
①偶爾便秘,無需特殊處理,可通過多喝水,適當有氧運動和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等改善癥狀。長期便秘患者可經(jīng)常按摩腹部增加腸道蠕動,做鍛煉盆底肌的運動促進排便。
②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時排便、精神放松、多喝水、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,積極治療全身性及肛周疾病,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藥品等,均有助于預防便秘。
③每天保持卯時起床進行晨練,可戶外散步/打太極拳、八段錦等運動或室內(nèi)慢走20~30分鐘。